今年入冬以来,上海艺术博览会、西岸艺术与设计博览会、上海廿一当代艺术博览会、上海城市艺术博览会、上海青年艺术博览会等一连多个艺术博览会于申城密集登场,不断升温,吸引海内外收藏家打着“飞的”前来“一站式”看展、选购艺术品。

同样提示着艺术品市场温度的还有,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外高桥5号门附近,上海国际艺术品保税服务中心正在紧锣密鼓建设中。中心建筑体量达6.83万平方米,预计明年年初建成并投入使用,届时将成为全球面积最大、设施先进、服务专业的艺术品综合保税服务体。

上海在朝着全球艺术品交易中心不断迈进,为前进步伐注入澎湃动力的,是近年来相关政策的持续引航。近日,上海出台《关于加快本市文化创意产业创新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努力把上海建设成为世界重要艺术品交易中心之一”。未来,人们将清晰地看到这些目标成为现实:进一步优化艺术品产业发展布局,完善艺术品产业发展专业配套服务,积极培育和引入合格市场主体……在专家学者看来,上海作为国际化大都市,凭借城市建设、技术创新、金融服务、区域辐射等方面的雄厚基础,形成上海艺术品产业整体优势指日可待。

优化艺术品产业格局构建集聚优势,健全市场生态

2016年,上海426家艺术品经营机构创出59.36亿元的交易规模。其中专业画廊数量约300家,全年交易额约12亿元;艺术品拍卖机构80家,全年举办专场拍卖会293场,拍卖额为34.26亿元;全市举办艺术品交易展会8个,艺术品交易额约8亿元;经上海口岸进出口的艺术品数量8450件,出口贸易额5.1亿元;艺术集聚区3个,总占地面积10.1万平方米,吸引150余家艺术机构入驻。

尤其令人欣喜的是,如今的上海艺术品市场渐显“国际范”,恰与“海纳百川”的海派城市气质契合。国际拍卖巨头佳士得落沪四年,保利联姻华谊成立上海拍卖公司二度举槌,不约而同将西方经典艺术品引介至国内——毕加索、夏加尔、萨尔瓦多·达利、弗朗西斯·培根等西方一线艺术家作品在佳士得上海拍卖会上轮番登场;“时光遗珍——英国古堡秘藏西方经典油画”于保利华谊2017上海秋拍创出百分百成交的佳绩。

在业内人士看来,上海艺术品产业不仅需要发展,更需要优化、升级、形成特色。“优化艺术品产业格局”,被纳入《意见》,可谓正当时——既包括构建集聚优势的“加快推进浦东外高桥、徐汇滨江艺术集聚区建设”“支持艺术类文化创意园区发展”等举措,也涵盖健全一级、二级市场生态的“鼓励代理制画廊发展”“支持各类画廊参加国内外知名艺术博览会”“支持在沪发展的艺术品拍卖机构做大做强”“深化朵云轩等国有艺术品拍卖机构改革”等细则。

记者了解到,在徐汇滨江——上海西岸,一系列前瞻性、系统性思考正让一个能对标国际、吸引全球目光的文化新地标呼之欲出。其中,艺术是浓墨重彩的一笔:龙美术馆(西岸馆)、余德耀美术馆率先落子,筑巢引凤;吸引香格纳画廊、艾可画廊等多家知名画廊入驻的西岸文化艺术示范区正在发挥集聚效应;不久之后建成的星美术馆、油罐艺术公园、西岸美术馆,还将持续升腾申城的艺术品鉴藏氛围。

在上海艺博会国际展览有限公司总经理顾之骅看来,对于艺术品产业的优化,更应该是优化艺术生态环境。“比如,艺术家不能擅自卖画,画廊不能随意给艺术品定价,这些都将扰乱市场。优化艺术生态环境,需要从扶持艺术家的创作开始,遵循‘艺术作品-画廊-拍卖行-藏家’的顺序。各个环节各司其职,有序自律,形成持续的健康循环,久而久之才能让市场达到一个高度。”顾之骅特别提到“艺术品的自然流通、自然变现”,那正是他眼中健康的艺术生态所具备的重要表征。

鼓励艺术品业态创新

借力互联网思维开启多种发展可能的同时,还需破解“痛点”

互联网风驰电掣的当下,深度触“网”正成为艺术品产业的新趋势,互联网+艺术也正为艺术品产业的奔跑开启越来越多元化、多样态、多路径的可能。在上海,人们已看到不少新锐的尝试:“赵涌在线”不仅成为国内最大的艺术收藏品线上交易平台之一,也依托泓盛拍卖将艺术品在线拍卖开展得风生水起;“艺高高”诞生近四年来,做艺术的全内容供应商,把好的艺术推送给大众;最近上线的艺术品鉴赏选购平台“艺品荟”,在全国首创艺术品交易O2O模式,让线下消费者避免因信息不对称而遭受“价格蒙蔽”,线上消费者则实现了“售前体验”……

“鼓励艺术品业态创新”,在《意见》中被明确提出。其中,“大力发展艺术品电子商务,重点培育在线艺术品展示、交易、拍卖、定制等新业态”“支持艺术品物流、仓储、保险等专业配套服务发展”等举措,都被视为重要的落点。

值得关注的是,堪称活跃的艺术品产业发展模式创新,带来了一些不容忽视的“痛点”,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艺术品产业的整体发展。比如,近几年借金融创新之名,艺术品份额化交易在很多地方状况频出;虚高评估、交易不透明、不规范等问题依然是艺术品交易市场中存在的顽疾。鼓励艺术品业态创新的同时,有专家提出“推进第三方鉴定评估平台建设,推动市艺术品行业协会、市文物艺术品拍卖行业协会建设”。一方面通过推动艺术品鉴定评估标准体系建设,制定和推广科学的鉴定程序和规则,引导理性消费;一方面发挥行业自律作用,协会建成后将推动有利于艺术品产业发展的行业标准建设与诚信体系建设。艺术品市场研究专家胡志祥指出:“希望参照国际经验,尊重艺术品规律,通过立法、执法,在规范、诚信方面优化艺术品市场,端正风气。”深耕细作、稳扎稳打才是可持续发展的硬道理,增强专业水平、提高诚信度,才能真正与国际接轨。

促进艺术品贸易便利化

开放的自贸区政策试点,为艺术品通关、展示、交易架起“绿色通道”

在业内人士眼中,进出便捷、高效流通好比打通了艺术品交易中至关重要的“任督二脉”。为海内外艺术品的交流交易架起“绿色通道”,自会吸引越来越多的国际知名艺术机构、拍卖公司、艺术博览会来沪举办展示交易。此次《意见》即将“促进艺术品贸易便利化”明确写入。对于这条通道的探索,上海可以说是国内的先行者。2013年8月,国内首个专业艺术品保税仓库即在上海自贸区建成并投入运营,推出了艺术品“先进区、后报关”(不涉证前提下)、“保税出区展示”等模式,通过与保税区海关的协调,实现了艺术品通关、展示、交易的便利化。

2015年,英国艺术家达明·赫斯特一幅含蝴蝶标本的拼贴绘画如期“飞”抵境内拍卖,正是得益于自贸区的便利化措施。原本,拼贴绘画中的动物标本因涉及动物材质需要全面查验,最终,“准入证”的发放时间大大缩短,只用了三天。这些都是最近几年自贸区相关政策试点给艺术品流通、交易带来的实实在在的便利。

上海自贸区国际文化投资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胡环中告诉记者:“日趋便利的交易通道正给上海带来艺术品产业的能级提升。2017年通过上海自贸区进出口的艺术品贸易总额近70亿元,拍卖公司即便是带到北京交易的拍品,依然有很多是通过上海自贸区进出的。”据他透露,自贸区内还在酝酿更多突破,比如继续推进先试先行外资拍卖行拍卖文物。胡环中预计,随着政策的进一步开放、流程的进一步便利,保税仓库、艺术品展示交易厅、艺术品保税服务中心、艺术岛等硬件逐渐齐备,上海成为世界重要艺术品交易中心的愿景也越来越清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