暌违七年,黎光成带着新作归来,以笔墨注解着自己对过往艺术的否定,也将新艺术认知的根脉深扎于艺术的攀登之路。7月15日,“好久不见·浣花流香——黎光成师生书画展暨邀请展”在成都市四川福宝美术馆展出。黎光成率弟子康俊、向运华、康杰、童乐蓉、江淼、高利民、周金贵,携100余幅国画、书法、油画等作品,展现近几年来自己和弟子的创作新面貌。 据了解,展览将免费对外展览至7月19日。

进入展厅,右侧墙壁上悬挂着黎光成今年新创作的书法作品《念奴娇》。3米长的大作,行草并用,形神相通,动若风云之势,静似盘龙之姿。其笔墨吐纳自在胸怀,收放自如间气韵盎然。黎光成认为书法审美应该传递一种字与人兼容为一的情绪,达到忘我、忘笔墨的境界,才能感动观众。 “这是2013年后,我再度举办师生展。”黎光华将这次展览视为自己过往艺术成绩的梳理。你能从展览洞见黎光成近年来自我艺术的“变法”,尤其是在书法作品谋篇布局上,给人一种焕然一新的视觉体验。比如,长8米的《乡愁》作品里,黎光成的书法随着手中的笔自由挥运,或正或奇、或浓或淡、或疏或远,虚虚实实跃现于白色纸张。谋篇布局上,他的笔墨浓淡按照余光中诗歌中的“小时候”“长大后”“而现在”分为三个篇章,笔墨浓淡、粗细交融,高低相生里,一种参差变化的韵律跃动。如若细品,会发现黑色字体宛如黑色琴键,落在白色纸张上,在自由烂漫的气息里,将细腻的乡愁淡淡弹奏开来。

书画同源,除了书法上精于行草,黎光成还善治花鸟绘画。在他看来,书法是“点线面”的凝聚,绘画便是“点线面”的扩张。这种书画相融的特点也可在这次展出作品里觅得。书法作品《荷香读月》里,最妙的莫过于“荷”字头上的两竖,被他演化成动物形象。其中一竖远看宛若跳动的泼猴,而另外一竖,则像极了牦牛的剪影。这种写意绘画并非刻意而为,而是他创作时偶然妙得。

除了这些作品,现场还有形式新颖的书法作品《信札》、古意盎然的《春夜喜雨》、长达11米的《再别康桥》等作品联袂上演一场清新自然的书法盛宴。更多精彩,观众可现场打卡亲自细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