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0至21日,黄河保护与发展论坛在新乡召开,作为主要活动之一——黄河文化遗产之“箜篌艺术”人文分论坛在新乡市经开区进行。论坛期间,前来参会的专家学者来到距会场不远的中国箜篌博物馆内,一睹箜篌的魅力。
敦煌箜篌、西域箜篌、凤首箜篌……从汉唐到现代,从甘肃敦煌到波斯、中亚,走进博物馆,大家的目光瞬间就被造型各异的箜篌所吸引。
鲁璐,著名箜篌演奏家、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箜篌专业委员会副会长,同时也是这个博物馆的创办人之一,现场当起了“讲解员”,并为大家演示箜篌的音色。
“很好听啊!”参观的队伍里既有一直关注着箜篌文化的专家,也有第一次看到箜篌的,仅仅简单拨动琴弦的声音就让大家忍不住连连赞叹。
“这里不仅有我国历朝历代的箜篌复制品,还有世界其他国家的,这样齐全的陈列展示还是第一次见。”河南省民族管弦乐学会会长、国家一级作曲方可杰兴致勃勃地看着每一件箜篌,直言自己对鲁璐团队做的这些由衷敬佩。
据悉,为了让过去只存在文献、壁画等历史遗存中的箜篌能够重新面世,过去几年鲁璐和她的团队对跨5000年历史、涉57个国家和地区遗存下来的古代箜篌图像进行了拉网式排查和寻觅,着手复原仿制近200件文物,特别是对中亚五国、希腊、埃及、日本等21个国家的23种款式的失传经典箜篌进行抢救性发掘仿制和创新,而且还对已发现故宫博物院藏画五幅箜篌图像和流失到国外的古代名画上的12具箜篌图像共计17件进行复原仿制和创新,使每件仿制文物都达到了美轮美奂,具备演奏功能的效果。
在乐器获得进步的基础上,作为黄河文化多种具象表现之一的箜篌艺术如何才能更好弘扬?
“箜篌目前面临的是如何传承推广、谁来传承推广的问题。”中国音乐家协会副主席、原中国音乐学院院长赵塔里木认为,包括箜篌乐器在内的传统音乐如何在当代传承,教育是最大的问题。
他认为,这一方面需要从小培养孩子对中国传统音乐的喜爱,从小学一直到中学、大学,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从音乐方面培养文化自信心。另一方面这也对我们加强相关师资的培养力度提出了要求。
不管是加大人才培养力度还是乐器本身的传承和改革,都是发展箜篌文化必不可少的因素,但要想让传统乐器真正在当代焕发出生命力,必须依靠与时代相符、真正为大众所喜爱的的作品。类似这样的观点在会场被多位专家反复提及。
“必须用我们中国人自己的音乐语言表现当代的生活,创作出的作品才能引领风采,才能体现出传统乐器的魅力。”方可杰认为,箜篌艺术要想不被边缘化、不被人们遗忘,必须可交流、可触摸、可感受,想实现箜篌文化的复兴必须使其与当代人的审美、文化形态以及社会经济发展相吻合,这就需要我们从呈现样式、理论研究、乐器制作等方面,与当代科技结合,以新的发展理念来面对箜篌的复兴。
“这不是你唱卡拉OK,自娱自乐、自己满意就行。”第六届全国德艺双馨电视艺术工作者、著名导演王荣起认为,要让大众真正喜欢尤其是受到年轻人的喜欢,就必须站在受众角度去创作出好作品。
“这场论坛对我来说是聆听,也是憧憬。”对鲁璐来说,自己既是一个箜篌的演奏者更是一个传播者,她计划复原更多的箜篌,同时推动箜篌教育事业的发展,让更多人和她一样喜欢上箜篌、演奏箜篌。她相信,中央将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确立为重大国家战略,扎根于黄河历史文脉的箜篌艺术将获得无比充分的成长动能。在黄河文化深厚底蕴的支撑下,在新时代优秀文艺工作者们的群策群力下,箜篌这一古老的中华国乐,必定会在这个时代绽放出极其灿烂的艺术之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