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日下午,北京建筑大学西城校区举行“北京建筑大学穆钧教授团队荣获2019年度世界人居奖”新闻发布会。
据悉,12月9日,世界人居基金与联合国人居署联合发布2019年度世界人居奖获奖名单。其中,北京建筑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穆钧教授团队完成的“现代生土营建研究与推广”系列成果,荣获本年度世界人居奖铜奖,该奖项是教育部建筑学学科评估指标体系认定国际奖的最高级别奖项。
世界人居奖自1986年第一届颁奖至今,已持续33年,参与遴选的项目来自世界各地,平均每年多达200余项,竞争十分激烈。1993年吴良镛院士主持的“菊儿胡同”项目,代表我国首次获得世界人居奖金奖。此后的26年间,穆钧教授团队是继刘加平院士之后,第三个获得此项殊荣的中国专业团队。
发布会上,穆钧介绍说,以生土为主要材料的建造传统,在我国拥有数千年的历史,分布也十分广泛。保守估计,目前全国范围内仍至少有6000万人口居住在各种形式的生土建筑当中,且多集中分布于贫困农村地区。基于夯筑工艺的传统夯土民居是其中比例最大、覆盖面最广的生土建筑类型之一。
尽管传统夯土材料具有远优于常规建材的热工性能和生态效能,但其在力学和耐久性能方面存在的缺陷,使得传统夯土民居普遍存在结构安全性相对较差的问题。在许多村民、地方政府,乃至社会大众的心目中,传统夯土民居即意味着“农村危房”,甚至是贫困落后的象征,越来越多的传统夯土民居,被以烧结砖、混凝土等常规建筑材料建成的房屋所取代。然而,受收入、技术和知识水平所限,在贫困农村地区,大量村民以常规建材自建的房屋,难以满足相应的设计规范和施工质量标准,使得房屋在热舒适度、结构安全性能等方面的表现,甚至不及从前。现状有时更加令人堪忧。
据悉,自2011年起,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的支持下,由穆钧率队以甘肃会宁为基地,持续开展生土营建技术与示范推广研究至今,他们针对在我国应用分布最为广泛的传统夯土建造技术,首次将现代生土材料优化理论引入我国乡村建设,通过大量的田野考察和本土化的系统研究试验,有效克服了传统夯土在抗震和耐久性方面的固有缺陷,并研发出一系列适合我国农村地区的现代生土房屋建造技术、设计方法及其相应的施工机具系统。
以此为基础,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的推动下,团队采用指导和发动完成培训的农村工匠带领当地村民的组织模式,与地方政府密切协作,先后在甘肃、湖北、河北、新疆、江西、广东、福建等具有生土建造传统的17个省份,完成近200栋示范推广农房和乡村公建的设计与建设,显现出突出的生态性价比和良好地域适应性。团队先后培训村民工匠400余名,为来自全国的5000余名基层技术和管理人员提供了宣讲培训,先后有500多名来自内地、香港和海外的高校大学生志愿者参与了团队开展的一系列研究与扶贫建设工作。
世界人居的首席执行官大卫·爱兰德先生(David Ireland)对项目团队这样评价:“全世界有三分之一的人口居住在用生土建造的房屋之中,其经济、环保且防火,是一种十分实用的房屋模式。该项目重新定义了具有更高质量的生土营建的未来。”
世界人居奖评审委员会的评语是:“该项目是由学生、地方官员、村民和建筑师协同完成的一个十分成功的生土营建案例,其在城乡建设中的突出成果,为转变人们对于生土就是贫困落后象征的认识误区,贡献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