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澈不喧——吴翘璇雕塑作品展在江西省美术馆隆重开幕
11月25日上午,清澈不喧——吴翘璇雕塑作品展在江西省美术馆开幕,本次展览是江西本土雕塑家首次在南昌举办的个人雕塑大展。展览由张斯栋、马志明担任出品人,吕品昌担任学术主持,陈培一为学术支持,王世平、龚丽娟担任展览总监,熊颖跨、张学钊担任策展人,饶乐、熊茜担任视觉总监。展览展出了吴翘璇30年来创作的精品力作共150件,呈现了吴翘璇在不同时期对雕塑创作的追求和实践,也反映了艺术家从事雕塑教学时的研究和探索。
开幕式嘉宾合影
从全国各地赶来参加开幕式的艺术家及艺术评论家有中央美术学院造型学院副院长、雕塑系主任吕品昌,中国城市雕塑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天津美术学院教授景育民,国际著名雕塑家、奥地利华裔艺术家吴少湘,北京艺术评论家徐亮和陈培一,厦门大学雕塑教授蒋志强,深圳市雕塑家刘新中,广州市雕塑家肖霁虹、李刚、尹小艾等;参加开幕式的本省嘉宾及艺术家有江西师范大学副校长丁辉,江西师范大学美术学院院长马志明,江西省美协主席、省画院院长杨金星,江西省文联文艺处长欧阳雪平,江西美术院院长、江西省美协秘书长詹艺,江西省美协副主席、南昌市美协主席王向阳,江西省美协副主席蔡鸣、刘小可、尹洪,省内著名艺术家杜玉华,陈松茂,龚声,张会元,栾布等。开幕式由江西省美术馆副馆长王世平主持,江西师范大学副校长丁辉宣布开幕,随后在江西省美术馆学术报告厅由景育民教授给公众带来了一场精彩的学术讲座:“城市文化的当代转型——从城市雕塑到公共艺术”。
展览现场
记者在展厅现场看到,吴翘璇的雕塑创作在不同的阶段呈现出了不同的作品风貌,这源自艺术家不同的感觉和体验,如他早期的木雕作品《孕中妻子》、《母与子》就是以怀孕的夫人为模特而创作的,而《梦中假日》、《乡愁》,则是以艺术作品介入日常生活和社会热点的典范,而最近几年创作的《意象八大山人》系列雕塑,从物质的形态上重新构筑了他对雕塑的理解认识。叙事和情感在这一命题里被隐去,由人物形象和肉身体积的起伏生成的古典雕塑语言也退居幕后,雕塑的形式语言也被泥片的皱褶和肌理代替。他从物体的概念和精神指向上为17世纪的画家八大造像,采用大块流转的泥片,雕刀工具拍打形成的塑痕和肌理,刚好暗合了八大奇绝孤峻的画风。也许吴翘璇选择这样的方式为家乡先辈塑像,就是为了找寻雕塑和水墨这两种表现语言的可能性,从泥片裂痕、挤压形变的偶然性里固化八大水墨的精神特质。
展览现场
吴翘璇的作品题材非常广泛,有历史文化题材的,也有革命历史题材的,有表达对社会问题进行思考的,也有描写生活情趣的,有庄严肃穆的纪念性题材,也有天真烂漫的抒情性表达,虽然都是大量的架上雕塑作品,也有室外空间的大型公共艺术作品。总而言之,不管何种内容与题材的作品,都呈现出昂扬向上的精神,催人向上,令人奋发,没有丝毫的颓废、萎靡之感,彰显的是人世间的真、善、美,是对人间正道的歌颂,弘扬的是正能量。如作品《下岗女工》《咱们工人有力量》《煤矿工人》《车间女工》《掂勺大婶》等。
展览现场
另外,吴翘璇的作品充满了童真之“趣”。吴翘璇虽然已经过了花甲之年,但是他的童心一直为泯,虽然表现的是他对童年的回忆,对时光的珍惜,对生活的热爱,而实际上他是对心灵保持纯真、对心灵得以净化的一种渴望,也是他对复杂的成人世界、多变的现实生活环境所表达的一丝无奈。作品《人之初》就是如此。“人之初,性本善”,而随着年龄的增长,入世的逐步加深,原本性情相近的、天生良善的两个人,也会因为所处社会环境的不同而朝不同的方向发展,虽“性相近”而却“习相远”。作品《伢崽》、《夏》、《跳房》,都充满了欢快的童年乐趣,虽然这些具有时代印记的东西已经与今天的人们生活渐行渐远。
江西省美术馆学术讲座:景育民《城市文化的当代转型——从城市雕塑到公共艺术》
此次展览题为“清澈不喧”,正如景育民先生对吴翘璇的评价所说“始终坚持本土,扎根生活,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雕塑面孔:无法即有法!这种坚持在吴翘璇先生的艺术道路中始终贯穿。他以坦然自得的态度冷眼观潮,如此境界难能可贵。他内心的清澈与温情以及诗意表达充满了对生活的美好情愫,独自泛舟,以睿智的眼光与灵魂形塑着自己的艺术之梦。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渐入佳境。”
据悉,本次展览将持续展出至12月9日,免费对公众开放,喜欢雕塑的市民可前往位于高新大道1978号的江西省美术馆2号展厅进行参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