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8日,《星球大战:新希望》电影交响音乐会在上海拉开巡演序幕。这场由保加利亚国家爱乐乐团带来的全国巡演,将在此后的两周,于诸暨、杭州、南京、长沙、武汉、深圳、广州上演。
《星球大战:新希望》在1977年上映后,不仅获得极佳的票房成绩,也开启了整个星球大战世界。留给观众深刻印象的,不仅仅是那个世界中的原力、光剑与曲折的故事,也留下了十分经典的主题曲。这部电影的原声大碟《新希望》,也因“在文化、历史和审美上意义非凡”,而被美国国会图书馆收入美国国家唱片登记处。
《星球大战:新希望》电影交响音乐会这些主题曲均由约翰·威廉姆斯创作。作为一名美国作曲家,他最为知名的成就便是电影配乐,至今已经获得了49次奥斯卡提名,早在1971年就凭借《屋顶上的小提琴手》获得奥斯卡最佳配乐。此后,更是凭借《大白鲨》的配乐,在1976年再次获得奥斯卡最佳配乐奖。
在《星球大战:新希望——与田老师一起聊聊星球大战里的音乐故事》中,上海音乐学院作曲系副教授田艺苗介绍到,约翰·威廉姆斯很大程度上传播了美国的音乐风格,十分天真、热情,就像心里住了小男孩一样,有股异想天开的孩子气,继承于欧洲小约翰·施特劳斯的后期浪漫派音乐。在这种音乐风格当中,大编制是必不可少的,可以体现出恢弘且浑厚的音响效果。
在写《星球大战》的配乐时,约翰·威廉姆斯采用的是典型的古典奏鸣曲的形式来写。田艺苗老师介绍,奏鸣曲的特点,是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主题,这两个主题在过程中不断交替对话、冲突,最终达到更高的和谐,一般是一男一女、一黑一白,对比越强烈越有张力,能够通过配乐营造画面感。
《Luke and Leia》这首配乐就是在不断进行对话铜管是约翰·威廉姆斯的写作特征之一,也在《星球大战》的主题曲中占据主导位置。铜管的号角声音象征着胜利,简单的和弦也能带来金色的氛围,是战争电影中最为常见的配乐乐器。
不过,电影配乐中的管弦乐,跟传统管弦乐还是有一些小小的不同。电影配乐,更加需要去强调的是烘托性,将电影画面、故事或者角色的特点烘托出来,基本都秉持了简约派风格,整首歌会将主旋律车轮一样旋转。相比传统古典音乐,电影配乐没有传递出更多属于音乐本身的信息。这样的条件,注定让绝大多数电影配乐都不太容易被观众轻松记住,“以为是用来烘托和造型的,信息量不足”。
电影配乐依然是将功能性列为主要创作需求,所以跟传统音乐相比,在一首曲子里,会有更多新的素材,也会有更多碎片化的片段。这些新鲜素材和碎片化,都是为了在影片当中,方便配乐与故事进行配合,能够用于多个场景当中。
战斗场景中多次出现《帝国进行曲》一首好的电影音乐,不仅要有较高的音乐品质,而且还要能够足够形象地描绘对象,且具有鲜明的风格。在抒写不同角色时,每一位对应的音乐风格都完全不同。莱亚公主是从温柔逐步走向坚强、奋进,能够听出她是怀着心事,时常在思考着许多事。而表现安纳金时,音符会上下会跳,表现了很多混沌、看不清的一面,也印证了他最终走向黑暗的命运。至于尤达大师的音乐,则有着稳定的中低音区表现,传递出他的淡定、开阔与沉着。
《星球大战:新希望》电影交响音乐会并没有单独将这部电影的配乐拿出来单独进行演奏,而是配合电影画面完成作品。基本上,就是看了一部完整的现场配乐版的《星球大战:新希望》。
在上海前来购票的观众,几乎都是对星球大战世界有着一定了解的粉丝,粉丝团体“501军团”也有不少人穿着星战中的服饰前来参加。观看《星球大战:新希望》对他们来说,更像是与老友重逢。
来到音乐会现场的501军团现场配乐版的感受与在电影院观影的感受差别极大,恢弘的音乐厅让整个过程更像是一场盛会,全编制的保加利亚国家爱乐乐团发出的声压会稍高于电影配乐本身,让原本只是烘托电影剧情的音乐,变得更加立体。这种体验,仿佛回到了上世纪初的默片时代,电影院都是礼堂规格,银幕上播放画面时,银幕前的古典乐团随着故事进行演奏。
古典音乐会庄严肃穆的观看风格,也在指挥的鼓励下被打破,每一位经典角色通常在一部电影结束进入字幕时,许多观众都会选择离场,不过在这场音乐会上,当最终字幕出现后,乐队开始了最后一首乐曲的演奏,场面恢弘且有爆发力。结束后,上海场整整谢幕了4次,才最终退场。
全场谢幕看完整场音乐会,能够更加深刻地理解田艺苗老师的观点,就是导演对音乐的理解是必要的,需要懂得音乐在影片当中的叙述作用,理解音乐带来的叙述效果是镜头语言也无法替代的。乔治·卢卡斯与约翰·威廉姆斯内心中,都住着同样一位仰望星空的小男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