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到台北来看雨很有诗意,冬季在上海看雨就只有湿冷了。幸好,太阳出来了。”上海作协党组书记王伟的幽默致辞拉开了2018上海-台北两岸文学营暨小说工作坊的帷幕。21位来自海峡两岸的青年文学创作者将在上海共同生活4天,共同交流创作。两岸8位作家小白、路内、那多、孙未、王聪威、高翊峰、陈雪、张惠菁将作为小说工作坊受邀嘉宾担任文学营驻营导师,与4位评论家黄德海、项静、木叶、张定浩一起进行8场文学交流活动,还将参访思南书局、上海当代艺术馆等上海文化地标,并在思南读书会上与上海读者面对面。

在上海作家协会指导下,上海萌芽杂志有限公司和台湾联经出版事业股份有限公司联合倡议,2015年首届“上海-台北两岸文学营”(简称“文学营”)启动,次年“上海-台北小说工作坊”(简称“小说工作坊”)启动,两项活动由《萌芽》杂志、《联合文学》杂志在上海、台北两地轮流举办。文学营旨在让海峡两岸的文学青年们交流作品、结识朋友;小说工作坊则邀请沪台两地文坛优秀的中生代作家、评论家,进行文学创作主题研讨。从一开始,两项活动就不仅是文学交流的平台,更是相互认知增进了解的桥梁。创新的导师制、盲评制、互评制等多种活动形式受到年轻创作者的欢迎。两岸文学营和小说工作坊成为沪台文化交流的新亮点、新品牌。

今年,以整合资源为目标,文学营和小说工作坊首次联合举办,小说工作坊的中生代作家、评论家在交流探讨的同时将出任文学营的导师,文学营的营员将参与小说工作坊的文学创作主题研讨。营员来源也更广泛,除了《萌芽》《联合文学》两本杂志分别推荐的上海、台北两地青年创作者,还有今年刚刚成立的长三角文学联盟输送的来自浙江、江苏、安徽的文学青年。

“我是写小说的。”“我是写散文的。”举办开营式的这一晚,21位年轻人的自我介绍大多言简意赅,除了名字和居住地之外,“写什么”成为最重要的标签。21位营员中,最年轻的出生于2000年,刚上大学一年级。来自台北的营员中,有写小说的软件工程师,还有人喜欢看大陆的综艺节目,比如《明日之子》,觉得“很励志”。正如文学营的两位发起者《萌芽》杂志社社长孙甘露与《联合文学》发行人林载爵所认为的,海峡两岸年轻的写作者们与前几代作家有着不同的生活体验和成长环境,他们都是在全球化时代背景下成长起来的,在知识结构、教育背景、思想视野等方面有许多相似之处,彼此沟通更加顺畅。

在台湾,《联合文学》是年轻写作者起步时“必投的杂志”,“大家以获得《联合文学》奖为荣”。1956年在上海创刊的《萌芽》则是新中国第一本青年文学杂志,也是一代代作家“萌芽”的起点。除了文学营和小说工作坊,《萌芽》和《联合文学》还将充分利用各自在两岸的文学品牌优势,帮助扩展两岸青年文学创作人群的视野。《萌芽》杂志今年十二月号推出了“上海-台北两岸文学营”专辑,刊发台湾地区青年作家陈又津、洪明道、神小风、曹栩、杨隶亚、徐振辅、蒋亚妮的新作。台湾联经出版社和北京世纪文景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将继续在两岸出版小说工作坊系列丛书,将更多优秀作品介绍给两地读者。

4天文学营和小说工作坊日程排得满满的。从“提问导师”开始,到讨论“写不下去怎么办”,对话“戏剧性的那一刻”“现实与想象”“通俗与严肃:如何制造小说张力”,巨鹿路的爱神花园将再一次见证两岸青年人的创作才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