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日,由蓬皮杜国家艺术文化中心、毛继鸿艺术基金会(MJHAF)、成都传媒集团联合主办的“成都蓬皮杜:‘全球都市’国际艺术双年展”在成都五地同时展开。在首届主题“集体智慧”的基础上,“成都蓬皮杜:‘全球都市’国际艺术双年展”将主题升级为“延展智慧”,在既有研究基础上,致力于探讨生态、科技与公共空间,关注快速的技术变革对现代社会带来的冲击与影响。双年展的另一个研究重点是城乡间与社会关系,深入探讨数字经济和其他技术文化转型相关的社会与生态影响、科技与公共空间等议题,并对如何利用智能技术和生态智能来推动社会发展展开想象。

东郊记忆音乐公园 “澎湃新闻·艺术评论”(www.thepaper.cn)从现场获悉,此届 “成都蓬皮杜:‘全球都市’国际艺术双年展”以“延展智慧”为主题,由蓬皮杜国家艺术文化中心的凯瑟琳魏尔(Kathryn Weir)女士担任主策展人,伊拉莉亚康迪(Ilaria Conti)担任副策展人,将呈现来自全球20余个国家和地区的近60位(组)艺术家与小组的百余件作品,包括“全球都市”委约创作的多件作品、互动环境与装置,以及多种形式的研究型艺术创作。自2017年在巴黎开始,双年展主策展人凯瑟琳魏尔与哲学家许煜展开了一场持续的对话,由此启发了“全球都市:延展智慧”的策展思路。凯瑟琳魏尔表示:“艺术研究和它所产生的跨学科与跨区域知识生产,有助于为艺术、批判理论和科学这些不同思想系统之间的对话提供条件。艺术家带来前所未有的呈现出网络和星丛的影响力、知识和创作的形式,来反抗那种单一的、共时的文化与技术发展模式。”

展览现场在展览开幕前的新闻发布会上,凯瑟琳魏尔说道,“‘全球都市’关注不同文化下艺术家的对话,比如活跃于非洲、亚洲、南美的艺术家和欧洲艺术家之间的对话。在此次展览上,许多驻地艺术家在新的语境下进行反思和创作,他们的作品表现出现实性、知识性和社会性,侧重人的生活质量的表达。展览将呈现个人所理解的城市化转型,艺术对人的转变,以及科技对生活、环境的影响。”在研究艺术实践时,策展人凯瑟琳魏尔关注全世界,尤其是非西方国家的艺术。“‘全球都市’第一次成功在巴黎发声之后,我和策展人商讨,考虑这个新形态的展览是否可以带到中国,这个想法得到了策展人的认同。”此次展览的项目总执行人宁琤告诉“澎湃新闻·艺术评论”(www.thepaper.cn)。

展览现场“我们关注艺术的多样性,”宁琤说道,“最初我们希望展览落地上海,因为上海有丰富的艺术机构和成熟的艺术观众。但是这次策展的主题是‘去中心化’(De-centralize),就索性远离北京和上海,转而在内地选择一个文化重镇:成都——许可以产生更大的共鸣。” 宁琤认为,成都既有深厚的历史和独特的个性,又有国际性。在准备展览的过程中,宁琤感受到,空间、地域和艺术之间的关系是很有趣的。“人和文化接触的时候,一些定量似乎都成了变量,在不断变化。比如有很多艺术家来的时候带了计划书,但是真正到达之后,本土的东西在不断加深,制作计划也在随之调整,这样才能与地域和空间的特点完美契合。” 宁琤告诉澎湃新闻。另一方面,她认为,只有“走出去,到这来”这种在地性,才能产生对话。“这是在去中心化的,全球化的语境里在做的动态项目。艺术家也会收获一些艺术作品和其他艺术家的反馈,甚至明年巴黎发声的时候还可以有一些作品带回去。” 宁琤说道。在首届主题“集体智慧”的基础上,“成都蓬皮杜:‘全球都市’国际艺术双年展”将主题升级为“延展智慧”,在既有研究基础上,致力于探讨生态、科技与公共空间,关注快速的技术变革对现代社会带来的冲击与影响。双年展的另一个研究重点是城乡间与社会关系,深入探讨数字经济和其他技术文化转型相关的社会与生态影响、科技与公共空间等议题,并对如何利用智能技术和生态智能来推动社会发展展开想象。

乐山市夹江县石堰村,图片来源:展览方提供不同于一般的艺术展,成都蓬皮杜:“全球都市”国际艺术双年展”是一场突破了美术馆围墙的跨领域、跨学科、跨文化的展览。主题展览“全球都市:延展智慧”主展场所在的东郊记忆由原国营红光电子管厂改建而成。展览探讨了生态、科技与公共空间,以此展望如何利用智能技术以及生态智能来推进社会发展。“这次的主展场,直接落地到工业化改造的文化园区。而且这届‘延展智慧’谈的是技术问题,这个园区厂房又是中国第一个显像管厂,也是中国科技的代表性产物,和策展主题也很契合。”宁琤在接受澎湃新闻专访时表示。知名音乐家、作家刘索拉为本届双年展的音乐版块“音乐是认知”策划了一次“无定义当代音乐节”,力图展示在本土发生的有特殊个性的当代音乐,包括中国现代派音乐创作、流行电子音乐以及不同流派和形式融合的新音乐创作。与此同时,双年展将在锦城湖等成都市具有代表性的公共场域设立分展场,并在梵木创艺区、方所成都店等多个城市地标以及乐山夹江县同步发声。

演出现场;图片来源:展览方提供在“水与未来生活”版块中,成都锦城湖上将出现一座漂浮的“群岛”—— “岷江漂浮系统”(MFS IIIx3),由国际知名建筑师昆勒阿德耶米与NL建筑事务所设计,结合中国在地工程师、设计师的创意,构建了一处让人们思考艺术和水文化,并感受生态之美的“未来场所”。在接受澎湃新闻专访时,阿德耶米表示,这一项目也反映出了展览“集体智慧”的关注,“和世界上许多其他城市一样,成都有丰富的治水经验,能够运用集体智慧和历史智慧来使水变成自己的领地,为人和环境创造空间。”在他看来,湖上的漂浮系统不只是一个临时的公共空间,还是同当地治水文化和历史的一种融合。在展览举行期间,位于锦城湖上的三座A字型的木质结构将围绕中央的漂浮广场,分别构成信息中心、展览空间和音乐厅,为人们创造水上的公共空间。在乐山市夹江县石堰村,三组艺术家将与当地社区进行驻地交流。他们发起协作项目,围绕乡村公共空间的共享实验,将以工作坊和当地居民参与形式展开,最终项目结果将利用当地可获得的物质和非物质材料,集体生产出对乡村语境潜力的新认识。“在夹江驻地的艺术家一共有三组:建筑延伸合作社(Arquitectura Expandida),Gudskul小组和亚斯明史密斯(Yasmin Smith)。” 宁琤在接受澎湃新闻采访时透露道。

双年展主展场东郊记忆;图片来源:展览方提供其中,建筑延伸合作社会到石堰村驻地三个月,和村民们展开合作和建造长椅、球门、木沙发等,这些合作成为村民们唱歌、跳舞、做饭和踢足球等当地社交活动的传承。“乡村会随着城市化的发展而变化,我们想要强调那些应该留下来的东西,” 建筑延伸合作社表示。印尼艺术家组合Gudskul小组的核心理念在于“搜集记忆”,比如建造简易的电影院,策划地图绘制项目,卡拉OK比赛等等——让每个参与者都可以标记关于他们记忆和故事。亚斯明史密斯则是一位科学研究型的艺术家,她会邀请夹江当地的工匠、居民一起参与陶瓷的制作,并通过探索釉料背后的化学,提供关于当地的历史、生态、地质和文化的物证。“我喜欢研究科学和竹子、釉料的关系,它们可以将不可见的东西放大,让我们看到不可见的世界。”亚斯明史密斯说道。

双年展主展场东郊记忆;图片来源:展览方提供从工厂到水上,从公园到书店,从城市到乡村,从视觉艺术展场到音乐节舞台,成都蓬皮杜:“全球都市”国际艺术双年展提供了一条独特的观看路径,穿行古城内外,给全城带来节日氛围。据悉,展览将从2018年11月3日持续至2019年1月6日。展览地点包括东郊记忆、锦城湖、方所成都店、梵木创艺区、夹江县石堰村及相关文创点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