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学课文《核舟记》中:“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器皿、人物,以至鸟兽、木石,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当中描述的正是明代榄雕艺人王叔远所创作的《苏东坡夜游赤壁》。广州榄雕是广州地区的乌榄核雕刻艺术的简称,近日入选首批国家传统工艺振兴目录。
正所谓薪火相传,广州的一对父子曾昭鸿、曾宪鹏如今都是广州榄雕的代表性传承人,从父亲首创榄雕镶嵌技术,大大拓展榄雕的创作空间;到儿子让日常生活走进榄雕艺术,创新开发了榄雕书签、U盘等日常工艺品,让更多广州市民认识、熟悉榄雕艺术。
守艺之路:子承父业立下“五年之约”
用小小的榄核,雕刻包罗万象的世界,这是榄雕工艺的精妙之处,也让50后父亲曾昭鸿和80后儿子曾宪鹏始终为之着迷,倾注了两代人的心血。
曾宪鹏介绍,要学习榄雕,有个说法是“三年满师”,榄雕工具种类繁多,每个榄雕手艺者至少拥有60把不同的榄雕刀具,只有跟着师傅学了3年之后,才有资格拿起刀具,真正地开始动手雕刻。虽然有一位醉心于榄雕技艺的父亲,但曾宪鹏一开始并没有打算从事榄雕工艺。他告诉记者,自己从小看着父亲制作榄雕,耳濡目染,对榄雕很感兴趣,但直到中学时学到《核舟记》这篇文章,曾宪鹏才眼前一亮:“这不正是父亲几十年如一日从事的手艺吗?原来我父亲这么了不起。”也正是从那时候起,曾宪鹏真正爱上了榄雕。
2002年,曾宪鹏从技校毕业后,他主动提出拜父亲为师,但这个想法却遭到了家人的反对。“父亲最了解做榄雕有多苦,如今传统技艺式微,今日不知明日事,靠榄雕怎么能生活?”于是,曾宪鹏向父亲许下“五年之约”:保证5年内做出成绩,否则与榄雕一刀两断。
幸运的是,“五年之约”最后一年,曾宪鹏与父亲合作设计的作品在广州市的工艺比赛中获得铜奖,家人这才松口。
传承创新:用榄雕做U盘、项链寻求突破路
广州榄雕技艺发展至今,从题材、功能和工具上都不断突破,如今在传承者的手上,尝试让艺术品走入了寻常生活。
父亲曾昭鸿首创榄雕镶嵌技术,突破榄核体积太小、形状单一的局限,通过“镶嵌”技术,连接起多个甚至上百个榄核,大大拓展了榄雕的创作发挥空间。儿子曾宪鹏创作的《七郎八虎镇三关》同样是融合了镶嵌艺术的佳作。这个取材于广州讲古大师张悦楷作品《杨家将》的榄雕,光是人物、坐骑至少使用了300多个榄核。
除了题材内容的不断扩展,曾宪鹏也通过自己的创新,让榄雕突破了艺术品的界限,进入老百姓的日常生活。2015年,他开始研制榄雕U盘。“我做了两代榄雕U盘,2015年,第一代U盘有金属壳,美则美矣,但容易发热,可能导致榄核爆裂”。2016年,他又研制了第二代榄雕U盘,这个第二代U盘用的是黑胶体芯片,解决了金属发热的问题。
除了U盘,他还尝试制作榄雕叮当猫、羽毛球造型,还尝试做榄雕耳环、项链、书签等不同用途的生活用品。不过,他也坦言,这样的创新也面临着另一个问题——成本。“像我做U盘,从设计到雕刻花了4天时间,即使未来实现了流水线作业,做一个也需要2天半左右,成本非常高”。
传承问题:
技艺易学创作难精
他坦言,近年来,随着政府对传统文化的重视,榄雕市场比以前有所好转。“刚开始的时候,很多市民都不知道这是什么,甚至有人问这是不是塑料”。但现在,越来越多市民开始懂榄雕。不过,即使了解榄雕的人越来越多,曾宪鹏也开起了非遗传承课,但能够真正从事这个技艺的人却是寥寥无几。据了解,如今,在广州全职从事榄雕的不足10人,这门技艺2002年被列为濒临失传的民间技艺,2008年正式被国务院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曾宪鹏说,从选料设计、开粗毛坯、雕刻成型、打磨,要掌握榄雕的基本功并不难。不过,基本功学成后,如何设计出有个人风格的图样,创作独具神韵的榄雕作品,刀起刀落间的学问,皆需时间的沉淀。在市场化的今天,如何培养技艺的传承人,成为曾宪鹏正在思考的问题。
振兴建议:
让更多孩子接触榄雕
曾宪鹏说,也有人向他建议将榄雕工作交给机器,虽然制作出的榄雕工艺不如手工精湛,但能够批量化生产,才能够有更广泛的受众。曾宪鹏对此十分反对。他认为,匠人匠心,讲求的正是这份精雕细琢,如果全都交给机器,即便赢得了市场,也恐怕会毁了这项技艺的“初心”。
当然,他也明白不能墨守成规,例如在非遗学堂向榄雕爱好者们讲课时,他也默许了“电动刀具”的部分进入。“我认为还是应该在传统和市场之间找到平衡点”。而他也在践行着自己的信念,他不仅到广州中小学课堂讲授非遗课,还给学校的艺术老师讲课,让他们将“榄雕”的种子种进更多孩子的心中。“只有当越来越多人开始接触认识榄雕,尊重这个行业,才可能实现真正的振兴”。
代表性传承人
曾昭鸿(国家级)
1955年生,广州人,至今从事橄榄核雕刻设计、创作近46年,广东省工艺美术大师(享受广东省人民政府专项津贴)、传承广州文化100双巧手之一。
曾宪鹏(市级)
1983年出生,师从父亲曾昭鸿从事榄雕16年,“非遗学堂-广州榄雕”特聘老师、“广州市青年民间艺术传承创新奖”获得者。
父子俩历年作品在全国、省、市大奖赛和评比当中屡获殊荣,作品被多家博物馆选为馆藏。
文/广报全媒体记者申卉